四平东兴换热器设备制造有限公司是从事热交换设备的科研、设计与制造的专业生产企业。
销售:18843441119
17504347111
传真:0434-3203977
邮编:136000
地址:吉林省四平市铁西区北新 华大街1518号
国企改制转变了吉林省的经济命运
国企改制是振兴吉林的突破口。2005年,省委、省政府迎难而上、果断决策,及时抓住国家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有利时机,实施国企改制攻坚战,以产权制度为核心进一步深化国企改革。几年来,全省经济由“快走”变“快跑”,实现了12-16%的高速增长,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居全国前列,老工业基地正在重新焕发青春活力。
国有经济在改制攻坚中实现跨越重生
国企改革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战略举措。30年的实践证明,只有触及产权制度的改革才能从根本上激发企业健康持续快速发展的活力。2005年之前,吉林省国企经历了从扩大企业自主权、承包责任制和转换企业经营机制等二十几年渐进式改革历程,国有企业生产积极性曾一度被积极调动起来,取得了一些成绩。但在体制转轨过程中,没有触及核心制度的国企改革却让我省经济社会发展陷入了困境。2004年,我省规模以上国有及国有控股工业企业资产总额占全省比重高达81.5%,比全国平均水平高36.6个百分点,股份制企业中80%是国有股一股独大,地方国有及国有控股工业企业资产负债率高达82.1%,当时已有2/3的地方国企处于停产半停产状态。没有合格的市场主体,就没有强劲的发展动力。即使是在振兴老工业基地的情况下,2004年我省完成投资增长仅为19.7%,低于全国25%的平均增长速度。同时,因企业经营效益,社会就业压力剧增,1998年至2004年,全省国企下岗职工累计135万人,经多方解决,至当年底仍有55万人难以实现再就业。
解决的办法只有一个,那就是改制。通过改制,盘活资产,真正实现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壮大国有经济,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国有经济主导经济社会发展“稳定器”的战略作用。2005年,按照“三个有利于”的原则,以“四到位,一基本”为目标,我省从816户地方国有及国有控股工业企业开始,上下一心,打响了国企改制攻坚战,到2007年底全省累计3381户企业完成改制。通过改制,通化钢铁、吉林昊融、吉林森工、吉林粮食、吉林长山化工、吉林煤业、吉林旅游等一批大企业集团得到发展壮大,提高了竞争力,夯实了国有经济基础。有着50年发展历史的吉林炭素,2004年、2005年连续两年大幅亏损,并面临退市风险,通过引入中钢集团这一战略合作伙伴,到2006年一举扭亏为盈,居国内同行业主导地位。据统计,改制后我省国有企业月平均销售收入比改制前平均增长32.7%,比同期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高出25.1个百分点。特别是在去年美国金融危机影响下,企业的抵御能力增强,截止到今年6月份,吉林省省属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全部实现扭亏。